更新时间:2024-10-31
转眼就要高考了,高中生涯也要落幕了,考生马上就能考察自己的学习成果了,相信大家既是激动又紧张。那考前考生要知道哪些复习的实用技巧呢?下面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进行综合整理
考生复习阶段,很多知识点都需要综合整理,以此来进行系统化的复习。考生需要整理出所学知识之间横向和纵向的联系,把拥有共性的知识点单独抽出来,这样考生也能更好的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加强记忆。考生可以采用用备忘录的方法,整理每个科目的概念、公式以及经验教训,也把自己认为实用的方法,易出现的错误整理出来。当然备忘录记录的纸张不要太多,小小的几张就可以了,篇幅太多,考生复习起来也会轻松一些。总之,经过自己加工处理整理出来的内容更有效。
二、错题及时纠正
在高考来临之前的一段时期,考生都会做大量的题型练习,就是所谓的题海战术。但是有时候一味的做题的没有效果的,考生只有掌握了每道题才有效果。那考生要掌握每道题,就得及时纠错,只有把错题弄懂了,考生才是真的掌握了。考生可以少做题,但每张试卷的错题,考生都要记录到错题本上去,并且要附上清晰的解题过程、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考察的知识点也要记录下来。清楚的弄懂每一步,考生才能纠正自己的错误,掌握同类题型,甚至举一反三。
三、要有自己的复习计划
考生在复习的后期,其实更加要注重的是自我复习,考生要有自己的复习计划,而不是一味的依赖老师。考生可以针对自己的情况,每天挤出一部分自我支配的时间,复习自己的强科或者是弱科。或者是安排好复习的板块与内容,每天按照自己的计划复习。
四、注意查漏补缺
考生要及时回顾自己学过的内容,看看自己有没有漏掉的知识点。如果有考生就要抽出时间好好复习一遍。此外考生也不要因为专研难题,就忘了基础题。越到后期,考生越是要回归基础,多做基础题型,让自己的基础更加扎实。
以上,就是高考考前实用的复习技巧。希望考生们多在考前积累一些技巧,让自己的复习更加规律化,更有效率,取得好成绩。
高考政治高效考前复习策略及经验
全面复习教材中所有的知识点
万变不离其宗,在政治课复习过程中必须做到全面、系统。所谓"面"就是全面复习,就是要求学生要全面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事实。这是做好复习的前提。
由于中学思想政治课内容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基础知识,各知识点之间又相互联系,要全面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并非易事。这就要求教师在深钻细研考试大纲教材的基础上,对基础知识和重点、难点作全面、详细的梳理、排序,指导学生牢固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让他们列出各章节的复习提纲,形成知识网络,从而对知识进行巩固复习。
各相关知识点之间存在联系,复习必须做到归类连线
所谓归类连线就是指导学生把教材中有关"标志"、"原因"、"表现"、"意义"、"作用"、"区别"、"关键"、"本质"、"联系"等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形成知识线,然后根据知识线设计练习题,采取填空、选择、简答等题型进行综合训练,突出基础知识,体现重点、难点。
在题型归类训练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应向学生讲清各类题型的答题思路、方法和技巧,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误。针对有些学生对于阅读理解题、判断说明题、理解说明题拿不准、答题没有把握的情况,要提醒学生开拓思路,尽可能地把与本题目相关的内容列举出来,然后加以适当选择,这样可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失误;二是教师还要讲清题型变化特点,拓宽学生思路,提高灵活变通能力。近年来,政治试题除了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更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
整合热点突出重点
政治高考不会远离热点,抓好热点复习是政治复习的必要环节。复习热点要注意归纳共性,如存款加息、人民币汇率改革等热点就可以整合为宏观调控;要注意抓住热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个热点专题都贯穿着这一主线,再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调整产业结构和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中心环节;要注意抓住主要内容和主要角度,突出重点,要有一定的逻辑层次。
如对新农村建设的复习只要抓住三点即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什么),建设新农村的原因、意义(为什么),如何建设新农村(怎样办)。另外,相关的热点材料、典型的事例要有所了解,这实质上是微观切入的问题,符合高考命题情景创设的特点。做到以上几点就可使专题复习宏观在胸、微观在握,分析、理解问题就有深度,不至于答题就事论事,泛泛而答。
高考政治复习能够持之以恒
有一个法国谜语,也是一道的数学推理题,叫“荷花塘之谜”是这样说的:如果池塘中有一朵荷花,每天的面积扩大两倍,30天后就会占满整个荷塘,那么第28天的时候荷塘里会有多少面积的荷花?我们可以算出来:从四分之一面积扩大到整个面积需要两天,也即第28天,荷塘里会有四分之一面积的荷花。
题目很简单,但它背后蕴含的道理却不简单。对每一朵荷花而言,它们的变化速度是一样的,在第29天到来之前,它们费心尽力,也只完成目标的四分之一;而最后的两天却如有神助,拓展了绝大多数。
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发生质变的飞跃的。而这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是艰苦的缓慢的,是一定要学会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要远离浅尝辄止,千万别奢望一步登天!
越是到了高三,学习就越不容易。也许是最困难的时候,但也正是离成功最近的时候。我们在紧张的备考中,要胸怀自己的目标,凭每日细小的进步和成功去创造高考政治的辉煌。
高考前最后阶段,考生基本都已经过系统复习,这段时间该关注哪些重点内容?如何掌握复习的节奏?
看杭州名校老师给各位高三的小主们讲解各科目核心要点。另外,还有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国家高级营养师张高峰,学军中学专职心理辅导老师邱许超分别就考前饮食、心理调整等方面,给考生带来临考前的专业建议,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语文写作,要能说服人打动人
杭州高级中学语文老师许涛,总结得很细致,他说,语文学科有自己的复习特点:首先是夯实基础考点,可以回归第一轮复习的重点,注意基础知识,拿下一切该拿的分。接着,需要沉淀写作的亮点,从技巧、语言、素材、立意四方面入手。
技巧方面,写作要体现几种技巧,比如对比强化,有对比文章才有立体感;懂得辩证说理,采用两分法,不能走极端。
语言方面,苦练四类句子,对仗句、排比句、援引句、比喻句。其中比喻句太重要了,一个比喻,就会让你的语言亮点马上显现出来。
素材方面,要抓住不平庸、多角度的素材,注意普适性,这些素材最好能用在任何文章里。有个学生喜欢文章最后这么结尾:“记得罗曼·罗兰曾说过一句话:看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那就让我们带着浓浓的爱出发吧。”很多类型的作文,都可以用上。
立意方面,要注意审题,找准点再使力,否则容易偏题。
许老师说:“写作中,最重要的能力是阐述自我观点的能力,能说服人或打动人。一般来说,高中作文偏理性,晓之以理,说服性要强。此外,审题能力、呈现亮点的能力也非常重要”。
英语:多花时间背范文
杭州第二中学英语教研组长黄科老师,对英语的复习有两点关键总结:
一、高考词汇要熟悉,拿着考纲规定的词汇梳理一下,不熟悉的词汇需要加强记忆和练习。
二、写作还是重头戏,多花点时间,背背范文,多练手。英语课文可以作为素材,精读课本,有效。
数学:把平时做卷子当高考,调整考试状态
杭州高级中学教务主任、数学老师费红亮,带过多年高三,经验丰富。他说此时数学复习的重点:
一、看考试说明,样卷上有哪些知识点,要明确考试范围和结构。
二、训练考试的状态。高三初期还可以多刷一些题,训练水平,但现在要把考试的感觉调整好。比如做卷子时,就要当成在高考。中途不要喝水、听音乐等,要全身心投入。看看各题所用时间,有个合理分配。把平时“高考化”,到了高考才能“平时化”。
文综:加强对材料的分析能力
杭州学军中学的彭湘萍老师,有教龄,带了十多届高三。对于文综的复习,她建议:
一、对材料的阅读和分析能力要加强。不少同学的错题,大部分是因为材料没有准确阅读,失分很多。所以看错题时,做好原因分析,是概念不懂,还是原理使用不准确,或者是审题不仔细。
二、题目不用大量做,有针对性复习,比如地理要多看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等,还有专业性的资料图,比如气候图、板块分布图等。
理综:给试卷做好时间划分
杭州第二中学的理综组长范戌强说,今年是传统高考最后一年,命题方向会求稳。比如生物方面,实验题的套路和往年一样,要写完整的实验步骤。
注意,训练自己分配好考试时间,把卷子划分成几个时间区块。理综满分300分,要考150分钟,粗略算下,一分钟要拿2分。有道18分的题目, 就要耗时9 分钟。超过9分钟,自己就要掂量一下了。平时擅长的部分,时间安排紧一些。不擅长的地方,时间宽松些。不过,还是根据个人习惯,因人而异。
高考饮食有讲究
菜的种类杂 营养更高
饮食方面也是有讲究的。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食堂,高三学生在独立一层。菜品种类、营养搭配等方面,都是营养师精心安排。现在每周发一次水果,昨天发的是两个香梨、一个火龙果、三个油桃和两个香蕉,这是一个星期的量。
学校餐饮部的营养指导师张高峰,是国家高级营养师,他为高三学生准备一日三餐,有很多技术含量。张老师说:“家长们都知道,不要在这最后时段,改变饮食习惯,防止孩子不适应。在保证原有习惯的前提下,菜的种类越杂越好。”
张老师帮我们分析了一日三餐的搭配技巧。
早餐要吃好。上午第三节课时,往往同学们血糖会降低,反应会迟钝,吃好早餐,就能避免。早餐要干湿搭配,一顿丰盛的早餐应该是:牛奶、鸡蛋、肉包、蔬菜。没有蔬菜,吃点地瓜、玉米等杂粮也好。
中餐要吃饱,能量要达到全天的40%。多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D的菜,猪肉类、鱼类、禽类、蛋类,搭配蔬菜。比如一顿中餐有海带排骨、香菇炒油菜、米饭、水果,就挺好。
晚餐的饭量和睡觉早晚有关。高三考生往往睡得迟,晚餐不要吃太饱,不利于复习,最好吃些利消化的东西。一顿合理的晚餐是:清蒸鱼、蒜蓉菠菜、拌腐竹、绿豆汤、水果。到了22:00,补充些夜宵,浓汤、煲类,不要太稀,保持体力。
家长少说话 可以写纸条为孩子加油
邱许超老师是学军的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她说考生的考前焦虑很正常,有几个放松的小技巧,教给大家:
一、腹式呼吸。说简单点,吸气时肚子有突起的感觉,呼气时肚子有扁下去的感觉。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不受限制。而且,注意力放到呼吸上,就能对考试等转移注意力了,简单、有效。
二、运动是最好的放松方式。学累了,不如操场上跑几圈,场地转移,会带来情绪的转移。出一点汗,也利于身体调节。
三、要午睡。一般来说,考生都会睡眠不足,中午睡10分钟的效果,能抵夜间睡眠的30分钟到一小时。午睡保持10-30分钟。
对于家长怎么做,杭高的费红亮老师也有一些建议:
“第一,家长一定要淡定。看到孩子模拟考有波动,有家长就紧张了,不少家长比孩子还焦虑。其实家长要明白,有水平的孩子才有波动,比如前十名。 后十名一般不会有波动,一直在后面。每次考试,一个选择题的错误,都可能导致名次变化很大,家长不要太在意,把焦虑情绪传给孩子就不好了。
“第二,少说话,多倾听。话说少一点,有时可以写出来,贴在冰箱上等,效果较好。这里写的话,不能关注成绩,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和状态。
“第三,多陪孩子散步,既增进感情,也能放松情绪。”
又到一年高考时,曾经有位校长在高考前这么寄语学生,让很多人深有感触,这里也送给各位考生,祝大家好运!
“多年过去,当再回首高考时,实质上并没有考得好与差的说法,而是一群年轻人拿着同一份试卷,决定你去哪一座城市,和谁相知,相遇,相爱。所以,放轻松些,成功一定属于你们。”
1.正确理解物理基本概念,熟练掌握物理基本规律。
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是学习物理的基础,首先必须很好地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必须做到如下几点:(1)每个概念和规律是怎样引出来的?(2)定义、公式、单位或注意事项各是什么?(3)其物理意义或适用条件是什么?(4)与有关物理概念、规律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5)这些概念和规律在高中物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6)适度训练。
2.注意在阅读、语言表达及观察动手三个方面进行有效训练,制定合理目标。
(1)在阅读能力训练上,能独立阅读教材,找出主要内容,写出读书笔记;(2)在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上,能用正确的物理术语描述物理概念及规律,能把一般的物理过程表达出来;(3)在观察动手能力训练上,能细致观察物理现象,归纳出物理规律,能独立写出实验报告,处理实验数据。
3.独立主动地归纳总结。
除课上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外,课下还要在复习基础上重新整理课堂笔记,加强印象和记忆。每学完一章后,都要总结出详细的知识结构,从中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及其来龙去脉、纵横关系,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同学们在分析物理过程中全面考虑问题,克服片面性。
4.重视建立物理模型,提高对物理问题分析能力。
建立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典型的“分析综合”思维方法的训练。同学们必须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从教师讲解的典型例题和自己所做的习题中,归纳出各种物理模型,并明确其产生的条件和特征。当同学们头脑中有了建立物理模型的主观意识时,复杂的物理现象分解成的若干简单物理过程与物理模型联系起来,便使复杂的物理问题演变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物理画面,这样既丰富了同学们的想像力,也使问题迎刃而解,从而培养了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