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28
小说阅读是中考语文考试中的一大难点,它不仅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还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小说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本文将介绍小说阅读的常考题型及相应的答题技巧,帮助考生在考试中更好地应对小说阅读题目。
一、小说的基本知识
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它包含三个要素:情节、人物和环境。
(一)小说三要素
1. 情节: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
2. 人物:小说中的人物是虚构的,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不同原型的某些特征创造出来的。
3. 环境:环境描写包括历史背景、时代气氛、人物关系、人情风俗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小说的分类
根据篇幅及容量,小说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根据体制,小说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等。按语言形式,小说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二、小说的故事情节
理解故事情节是小说的关键,也是答题的基础。常见的题型包括概括故事情节、分析情节结构和环境描写的作用等。
(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用填空的方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解答这类题目时,应遵循以下策略:
① 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概括事件。
② 注意事件之间的逻辑顺序,确保叙述的连贯性。
三、揣摩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作者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塑造的。常见的题型包括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对人物进行评价。
(1)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作用;
(2)直接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XX是个怎样的人);
(3)对文中的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把握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 考虑人物的身份、地位、教养、气质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人物的言行和性格。
2. 通过情节发展来分析人物性格,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3. 关注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这些描写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4. 将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理解,因为背景对人物有重要影响。
5. 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这些往往能帮助读者理解人物和主题。
四、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它在小说中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推动情节和深化主题的作用。
(1)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2)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3)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营造特定的氛围。
2. 暗示社会环境,反映特定时代背景。
3. 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实现情景交融。
4. 渲染气氛,为情节发展做铺垫。
5. 推动情节发展,使故事更具张力。
6. 深化主题,使主题更加鲜明、深刻。
五、挖掘作品主题
主题是小说中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小说的灵魂。理解主题对于把握小说价值和作者意图至关重要。
(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什么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3)结合全文的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的理解或看法。
挖掘主题的方法如下:
1. 从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分析人物命运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2. 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环境描写,理解人物性格的时代烙印,把握主题。
3. 从小说的构思中寻找主题的线索,理解主题的多层次性和深刻性。
小说阅读题目的解答需要考生有扎实的文学基础和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掌握上述答题技巧和
策略,考生可以在中考语文考试中更加自信地应对小说阅读这一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