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家长应学会成为倾听者
家教首页>北京家教 >家教案例

家长应学会成为倾听者

更新时间:2024-05-24

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称为亲子沟通,即家长通过谈话、游戏等方式与孩子进行相互了解、双方情感交流的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家长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跟同事或朋友在谈话时,你的孩子会打断你们的谈话,或者莫名其妙地在一旁吵闹,你想制止却费了力也没有效果,家长觉得自己在朋友面前有点丢脸面,有些尴尬,有时不得不无可奈何地与朋友道别。

朋友离开后,孩子可遇到麻烦了,家长会大声地训斥孩子:“你为什么不懂礼貌、为什么让我难堪,你有什么要紧的话,现在就让你讲个够”,甚至有的家长说“气死我啦……”,你的火气发完了,可孩子什么话也没有了,只会瞪大眼睛瞧着你,这个时候孩子也不知道有什么话要和你说,更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让爸爸妈妈生他的气。

出现这种情况,问题就在于,当你与朋友谈话时,没有安排好孩子,暂时冷落了孩子,孩子感觉孤单,从而做出一些引起家长注意的举动。分析其原因,还是平时和孩子交流沟通少了,孩子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他应该做些什么?如果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了交流的无障碍通道,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了。

那么,家长与孩子怎样进行沟通?沟通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亲子沟通从倾听开始

在家长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父母是主导者,是示范者,而孩子却是一位倾听者。大部分家长,由于工作忙碌,生活压力大,很少有时间、有耐心与孩子同游戏、同娱乐。即使有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由于缺少一个群体作为参照物,对孩子的长处与不足,家长有时根本不了解,使家庭教育难以正确定位,因此,也就找不到交流沟通的话题。

什么才是促进家长和孩子沟通的有效方法呢?我觉得,最重要的只有两个字——“倾听”,因为,在家长的关心下,如果孩子能把心中的一些困扰或问题说出来,通常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大半。

就好像不小心你的眼睛里进了一粒沙子很难过,当你用力眨眼睛时,眼泪将之流出来后,便会觉得舒服多了。

现在,很多家长都重视亲子沟通,费尽心机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常常是家长滔滔不绝的讲述,很少听孩子说些什么,如果父母亲不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情感,这不但不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且还会造成亲子间的紧张与冲突。这样的沟通仅是单向性的,是家长的一厢情愿。

亲子沟通应是双向性的,是互动的,是家长与孩子的无障碍的充分交流。在沟通时,要留有时间让孩子讲话,当孩子和你谈问题时,家长应注意自己的表情和动作,应该眼神注视着孩子,认真地倾听孩子的说话,对孩子表现出应有的尊重。

家长只有尊重子女,在心平气和、相互理解气氛中,以交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你所说的话孩子才会听,教育才可能产生效果。许多情况下,孩子往往没有错,就因为家长没有做到认真倾听孩子的谈话,没把事情搞清楚,根本不给孩子思考和理解的时间,也不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

就训斥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以势压人,不让孩子说话,这种教育方式不但收不到正面的教育效果,时间一长,孩子的逆反心理表现得越来越强烈,最终以沉默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反抗。

每个家庭都有教育孩子的困惑,要想取得教育的成功,光靠从父辈那里传承下来的一套经验和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光靠教师通过家长学校的授课,也是非常有限的。家长不仅要注重自身学习,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而且还应该向孩子学习,与孩子交流。

比如,与孩子共同合作设计假日活动方案,到哪里去活动、活动的内容是什么,家长都征求孩子的意见,孩子也会积极向父母献计献策,父母与子女之间充溢着浓浓亲情,使家庭关系更加融洽、民主、平等,跨越代沟,相互关心,相互尊重成为连接两代人的情感纽带,家长真正成为孩子的朋友。

相关文章
  1. 家长要学会陪伴孩子和与孩子沟通
  2. 家长如何学会倾听孩子心声情绪
  3. 在和孩子沟通和教育方面(家长要学会与孩子的沟通)
  4. 家长必须学会的沟通技巧,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和你说心里话
  5. 家长要学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6. 孩子学会自保,家长的性教育至关重要
最新文章
  1. 培养未来:6-18岁孩子的成长指南
  2. 孩子,你的“不”字也有价值
  3. 小升初语文备考策略与技巧
  4. 如何助中考生备考?
  5. 阅读的力量:培养未来学霸的秘密武器
  6. 提升语文记忆效率的方法与技巧
  7. 提升学习效率的方法与技巧
  8. 初三语文岳阳楼记读后感
  9. 初中生必读:学霸常用到的“黄金八项管理法则”
  10. 热门写作必备金句集锦,用在作文里妥妥加分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美术 北大 清华 中国人大 北京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