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家长要学会陪伴孩子和与孩子沟通
家教首页>北京家教 >父母宝典

家长要学会陪伴孩子和与孩子沟通

更新时间:2024-05-30

现代家庭教育的误区与问题探讨

误区1:追求“泰山”式教育

在昨日的广州市妇联“家庭教育专家座谈会”上,南华工商学院院长、广州市家庭教育研究促进会副会长易江指出,许多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存在一种“司马迁情结”,即“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如鸿毛”。易院长进一步解释说,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将孩子培养成“泰山”,即社会上的佼佼者。然而,他提醒道,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这两种类型,80%的孩子是介于这两种类型之间。因此,追求将每个孩子都培养成“泰山”是不切实际的。

误区2:“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谬误

专家们批评了当前流行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论调。他们认为,虽然这句话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实际上是错误的。易江院长强调,教育应该让孩子明白,不怕输,才会赢。另一位专家也指出,这种说法来源于各种培训机构的广告语,它误导了许多家长,剥夺了孩子的童年快乐,使他们陷入痛苦的深渊。

误区3:成功作为家庭教育的目标

广州市109中学校长张仲庆表示担忧,很多家长将孩子的成功作为家庭教育的最高目标,而忽略了孩子的幸福。他认为,家庭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幸福的人,而不是仅仅追求成功。

提醒1:家长不要干涉小孩子的“社会模拟”体验

易江院长提醒家长,不要干涉小孩子进行“社会模拟”体验。他指出,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们缺乏兄弟姐妹组成的模拟社会,因此需要有3个以上年龄相仿的朋友保持6个月以上的“社会模拟”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会经历合作、冲突、嫉妒等社会交往的各个方面,这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提醒2:孩子5岁前不要进行定性的知识引导

易江院长强调,在孩子5岁前,家长不应该进行定性的知识引导。他举例说,他曾用回形针折成一个英语单词“and”,让孩子们说出那是什么。结果发现,没有接受过这种知识性训练的孩子能给出多种富有想象力的答案,而熟悉这个单词的孩子只能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这表明,过早的知识引导可能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力。

提醒3:家长要学会陪伴孩子

专家们强调,家长应该学会陪伴孩子,给予他们有智慧的爱。他们认为,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建立良好的关系,包括孩子与父母、老师、同学、学科以及自我之间的关系。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处理好这些关系,而不是以忙碌为借口忽略对孩子的陪伴。

广州大学社科部党总支书记、广州市家庭教育研究促进会副会长刘树谦也强调了陪伴和沟通的重要性。他认为,家长应该学会与孩子共度时光,倾听他们的想法,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支持他们。

回归家庭教育本质

家庭教育不应只注重孩子的成绩和成功,而应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感。家长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在探索和体验中成长。同时,家长也应该重视与孩子的关系,通过陪伴和沟通,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家庭教育的目标,培养出健康、快乐、有责任感的新一代。

相关文章
  1. 高三家长如何正确地与孩子沟通?这4点请注意!
  2. 家长必修课:守护孩子心灵成长的沟通艺术
  3. 积极沟通:家长与班主任共同帮助孩子成长
  4. 15岁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南:家长与孩子的双向沟通法则
  5. 家长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6. 掌握亲子沟通技巧,赢得孩子(家长跟孩子的沟通技巧)
最新文章
  1. 如何有效整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
  2. 一次家长会,让我重新理解了“陪伴”这个词
  3. 数学高手的秘密:不是天赋,而是“玩”出来的思维游戏
  4.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
  5. 化学学习的进阶之路:从期末试卷看学习方法与寒假规划
  6. 高中历史三大复习方法
  7. 从考试焦虑到成长蜕变:一位初中生的自我觉醒之旅
  8. 北京冬奥会中考考点之历史篇 冬奥会的起源
  9. 重建认知:数学不是天赋的较量,而是方法的积累
  10.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性评价?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美术 北大 清华 中国人大 北京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