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0
在我们成长的早期,母亲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向我们传递她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一种直接的“告诉”,我们往往乐于接受,因为那时的我们尚且年幼,对母亲的依赖和信任是天生的。然而,随着我们步入青春期,成为所谓的“半大人”,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惑和选择时,母亲的直白教导往往不再被我们视为金科玉律,反而可能引起我们的反感。这个时期的我们,开始寻求独立和自我认同,对于外界的指导,尤其是来自父母的,往往会本能地产生抵触情绪。
在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安德烈的书信集《亲爱的安德烈》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段对话。安德烈在信中提到了让他烦恼的两件事:一是他遇到了一位他不喜欢的老师,他认为这位老师的教学方法和专业水平都有所欠缺,因此产生了“反叛权威”的想法,甚至采取了罢课的极端方式来表达不满,结果导致了学业成绩的不合格。二是他在感情上遭受了挫折,与心仪的女孩之间出现了裂痕,他不知道是该彻底断绝关系独自疗伤,还是维持表面的友谊。
在这个时候,作为母亲,龙应台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也没有用她的阅历来告诉儿子什么是正确的选择。相反,她在回信《阳光照亮你的路》中,更多的是帮助儿子梳理他的思绪,引导他思考如何在个人价值观与“多数人”的选择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在面对权力打击时做出合理的反应。她鼓励儿子思考自己的逻辑和原则,而不是简单地接受或反抗。
龙应台的观点是,在这个过程中,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儿子能否通过这些经历看清自己的内心,建立起自己为人处世的逻辑和原则。她没有“告诉”儿子应该怎么做,而是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角度。
有人认为,青春就是犯错的代名词。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尝试独立,探索自我,他们可能会做出一些让父母担忧的决定。然而,正如龙应台所说,每一次跌倒和受伤都是人生的必修课,它们帮助孩子们成长,让他们学会如何处理挫折和困难。
作为父母,我们常常担心孩子的安全和幸福,但龙应台的态度是让孩子在跌倒中学会爬起来,学会自我疗愈。她认为,父母的角色不是避免孩子受伤,而是给予他们勇气和力量,让他们在困境中找到前行的方向。
在子女成长为青少年的过程中,父母与孩子之间难免会产生摩擦和矛盾。这个时期的孩子们可能会觉得父母很烦、很?拢强佳扒蠖懒ⅲM凶约旱目占浜脱≡瘛
作为一位青春期孩子的母亲,我也曾面临类似的挑战。我通过阅读龙应台的书,学习她的智慧,以应对与孩子的沟通难题。她的书信集不仅提供了深度亲子沟通的范式,还展示了一种可能消除代沟的途径,以及一种在子女开始抗拒父母说教时的“说”的艺术。
龙应台的育儿智慧值得我们每一位父母学习和借鉴。她的书信不仅是对她儿子的教导,也是对所有父母的启示。在这个信息爆炸、价值观多元的时代,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有效沟通,如何在他们需要时提供帮助,是我们每一位父母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通过龙应台的书信,我们可以看到,母亲的角色不仅仅是教导者,更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她们用爱和理解,陪伴孩子走过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帮助他们成为独立、有思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