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与孩子沟通需特别关注的六个方面
家教首页>北京家教 >父母宝典

与孩子沟通需特别关注的六个方面

更新时间:2024-05-23


一、尊重

尊重的前提是接受。尊重孩子,就意味着要接受他的差异,接受他的不一样,哪怕是分歧,也要先接受他,接受他所有的感受。

在沟通时,家长仅仅用简单的一些词和字鼓励孩子,表示自己正在认真听就够了。

同时,重复的说一下孩子的感受也很重要。还可以考虑用幻想的方式帮助孩子实现他的愿望。

二、合作

合作意味着家长和孩子共同的成长。当孩子不愿意跟家长合作的时候,家长首先要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在鼓励孩子与家长合作的时候,家长可以做这样几件事:

第一,描述客观事实,不需要去编不客观、不存在的的理由来试图说服孩子。

第二,提示。家长很多时候都在用“不”在提醒孩子,但是可以换个方式,家长不用说“不”,改为说“应该怎么做”。

第三,写便条。当孩子的识字量到了一定程度,便条的时候作用极大。当家长有特别重要的事情时,用简短的文字表达出来,文字的力量,有的时候比想象的还要厉害。

三、自立

自立是培养孩子的终极目标。家长的目标是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要给予孩子成长的机会,要让孩子自己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培养孩子自立,家长可以怎么做呢?

第一,让孩子自己去做选择。很多时候家长直接命令孩子去做一件事情会很难,但是给他两个选择,他可能选择五分钟之后做和马上做,但一定都可以做得很好,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对于孩子面临的困难,家长需要承认并尊重他需要付出的努力。有些事情大人看来会很轻松,但对于孩子而言,需要付出很大努力才能实现。

第二,不要问太多的问题,很多时候父母问问题真的是无心的。父母自己要刻意调整,太多的问题只会让孩子在心理上产生抵触,然后让他重点不分,他会不知道哪个是重要的,要先做什么。

第三,别急着告诉孩子答案。很多时候家长要给孩子时间,孩子需要思考,需要总结语言,然后才能表达。

第四,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鼓励孩子去找父母或者他人寻求帮助。


第五,不要毁掉孩子的希望。纵然那个事情孩子现在真的不适合或真的做不好,家长也要告诉孩子,只要坚持一定可以做到。

四、合理的赞赏孩子

所有的父母亲都知道,孩子需要鼓励,需要被积极的语言正向引导。那么什么样的正面管教,才能真正地从赞赏孩子的角度促进他的发展?

在家里得到合理赞赏的孩子更愿意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而其实孩子成长就是这样,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去不断地设立目标,然后努力去实现,然后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当中孩子还会有更高的目标,不断地去尝试、去超越,最后孩子就慢慢长大了。 父母最重要的一个职责,就要学会如何及时地称赞孩子做对的事情。

孩子做对家长就会给他正面的肯定,做错就会有所谓的批评,其实就是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不被接受。

而所有的表扬里面最忌讳的是,只说“你太棒了”。家长有的时候会敷衍孩子说这么一句话,但孩子往往会搞不清楚我哪里做的棒,我哪儿做的好,一两次可能还有效,但家长总是泛泛的表扬孩子,只会让孩子失去判断的能力。孩子哪里做的好,家长就要明显的告诉他,家长每一次的赞赏是为了让孩子将来在某一方面做得更好。

五、惩罚

家长需要惩罚孩子吗?其实可以代替惩罚的办法有很多,在惩罚的过程当中,其实家长是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去面对错误。

对于家长来说,首先应该知道,管教需要以尊重为前提和基础。让孩子面对错误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孩子内在的自制力,孩子需要把一些能做与不能做的准则、对或错等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内化为他自身内在的需要,而不再需要家长重复提醒。这是一个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自制能力,需要有自我激励以及主观能动性。

惩罚孩子实际上是家长剥夺了孩子对自己所犯错误的反省过程。其实家长所有的惩罚,应该是以让孩子认识到这样不对,进而思考应该怎么做为目标。

家长要把孩子当作一个问题的解决者,最重要的目标是让孩子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首先家长的立场很重要,不能对孩子先有成见,首先要接受孩子,相信孩子可以自己解决问题,这才是前提。


首先,对于孩子做错了的行为,家长需要非常明确的告诉他,他做的不对。家长要明确的告诉他这个事实,告诉他家长的立场:我们都不认可你这样做。

其次,提出期望。在表明立场后,提成希望孩子怎么做,如果造成了损失,要提出希望孩子做些什么事去弥补,家长提出期望供孩子选择。

孩子自身的体验才会促动他去调整行为。所以对家长来说,说教一定不是最好和最有效的方法。面对孩子的错误,家长如何让孩子自己去认识错误并且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是一个过程。

六、沟通中的常见障碍

最常见的障碍,就是不良情绪。不良情绪永远让家长不理性、不冷静,不光是孩子,成人之间也是这样,当家长有不良情绪的时候,很难客观冷静的去分析,去做出正确的沟通,而代之以主观的臆断。

有的时候家长和孩子沟通很重要的一个误区,成人永远把自己当成一个大人,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当家长跟孩子沟通的时候,把自己放在跟他一样高的位置上,站在孩子的角度和思维特点上考虑问题,就会知道他那样想有出发点的,是可被接受的。

第二个障碍是目标不明。家长跟孩子沟通一定要有非常明确的目标,有时候家长在沟通时以点带面,延伸太广,很多东西孩子已经压根没有印象了。孩子会陷入茫然,只能一味听着家长说,因此在沟通中家长要特别注意这点。

第三点是时间的压力,父母跟孩子沟通一定要有充分的时间,采取短平快的方式,可能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关文章
  1. 如何成为孩子的沟通导师
  2. 小升初家长如何跟孩子沟通
  3. 父母如何与青春期孩子进行沟通
  4. 家长必读:与孩子沟通的25个有效法
  5. 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方法与技巧
  6. 【亲子关系】架起父母和孩子沟通的“心桥”
最新文章
  1. 老师一定要知道与家长沟通的方法指南:明确和家长沟通的目的
  2. 做个聪明的妈妈,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3. 小学生学习方法:听好每一节课的重要性与技巧
  4. 解决孩子厌学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5. 国庆长假:小升初学生的合理规划与安全教育
  6. 培养文明语言习惯的家长指南
  7. 高效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合理利用零碎时间
  8. 科学管理初三生活,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9. 初中新生家长开学前的准备与策略
  10. 文言文代词“为”的用法解析与拓展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美术 北大 清华 中国人大 北京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