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一对母子的对话细节引起的思考

一对母子的对话细节引起的思考

更新时间:2024-04-22

母子对话引发的思考

有一次,与一对母子一起吃饭,我问这个读初中的孩子,他们现在的校长是谁。他说不知道,我就打趣他“两耳不闻窗外事。”

这个简单的对话让我开始思考一些教育孩子的问题。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在何时选择教育孩子的时机呢?是想说什么就立刻说出来,还是应该给自己一些约束,选择适当的场合和时间呢?

在这个对话中,我问起了这名中学生关于校长的问题。然而,他的妈妈却接过话茬开始教育他,并指责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作为父母,我们在孩子面前享有多少话语霸权呢?为什么不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呢?难道因为孩子不知道校长的名字,就直接责备他吗?这样做是否合适呢?

在给孩子建议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表达呢?说“要多关心”这句话似乎并没有任何正面效果。孩子很可能不清楚具体应该关心什么,是校长的名字还是其他的事情?而且,如果事事都要关心,家长会同意吗?这种暗示性的建议实际上是一种命令,但孩子却不知道如何去执行。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应该如何避免随意性呢?这位妈妈之前并没有计划去教育孩子,听到我的话后,马上就表达了她的观点。对其他事情也是一样,只要事情发生了,她就马上做出反应。这样的家庭教育方式可能会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父母对于这些问题既不满意又感到困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最终只能听之任之。等到问题激化了,才开始寻找解决办法,但往往为时已晚。

改变思考方式

面对不同的家庭以及不同的对话,我们应该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在我看来:

首先,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弄明白他为什么不知道校长是谁,是真的不知道还是不愿意说。要了解不知道的原因是什么。

其次,我们不应该曲解孩子的意思,不要轻易下对与错的判断。在这个对话中,我只是开玩笑,并不认为他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即使他真的不知道校长是谁,也不应该将其视为错误。我们不应该只考虑自己的面子而随便责备孩子。

另外,我们应该关心孩子为什么选择沉默。在这个时候,孩子内心在想些什么?他们有怎样的体验和感受?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关心的事情,却往往被忽略了。如果父母一直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而孩子只是沉默应对,父母试图通过高频率的说教打开孩子的“金口”,这往往只会变成唠叨的源头。

结语

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改进和学习。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方式,给予孩子解释的机会,避免曲解和轻易下判断,并关心孩子的内心和感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家庭教育关系,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

相关文章
  1. 父母引导孩子沟通的6个细节
  2. 养好一个孩子的关键,藏在跟孩子相处这5个生活细节里! (建议收藏)
  3. 6大细节教你识别孩子潜能
  4. 9个从细节入手,培养孩子高情商
  5. 父母接孩子放学的这4个细节,就能看出你的教育成不成功
  6. 教育孩子最易忽略的七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