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1-07
我深知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常常犯的一个通病:将自己成年人的思想强加给孩子,却很少顾及到孩子的感受。家长们往往喜欢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执行,去付出行动,却不懂得孩子有其自己的想法。这种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理解和尊重孩子的世界。
胜胜妈妈的孩子胜胜是一个特别慢性子的人,经常不是好好认真地做一件事。比如画画,他不肯看着画,而是喜欢由着自己乱画一通。家长们可能会觉得孩子在浪费时间,但实际上,孩子的绘画能够反映出他们自己的思考、表现和冲动。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说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而不是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画画。
胜胜妈妈还提到,孩子在玩棋子游戏时,不当棋子为棋子,而是把棋子当小人,给他们排队上课。这是多数孩子乐于做的事情,他们通过想象力创造出自己的世界。家长不应该指责孩子,而是可以把自己也融入孩子的“故事”中,才能更好地与孩子交流。孩子的想象力是宝贵的,家长应该尊重和鼓励孩子的创造力。
有一种理论认为,孩子在十一二岁的时候才会产生理性思维、逻辑思维。在这之前,很多孩子不能真正地接受成人世界的大道理,但是他们在幼稚的外表下隐藏着极其丰富的、有意义的生活。这是与成人生活不一样的儿童世界。孩子的成长就像破茧而出的蚕蛹,他们在化蝶前并非是在浪费时间,而是在为新生命的到来做着准备工作。
大思想家卢梭主张儿童要自然地发展,他甚至提出了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浪费时间。这是因为孩子们在浪费时间中其实在做着最好的准备工作。家长们不应该过分强调教育的“塑造”功能,而是要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孩子的世界、孩子的生活、孩子的心灵是按照发展阶段的顺序,逐渐转变、逐渐成熟的。我们应该让孩子在自己的世界中自然地成长,而不是用成人的思维去限制他们的想象力。
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学会理解和尊重孩子的世界。不要将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孩子,而是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孩子的绘画和游戏都是他们表达自己的方式,我们应该尊重和鼓励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我们也要明白孩子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不要过早地要求他们接受成人的世界。让孩子在自己的世界中自然地成长,才能培养出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