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的方法
家教首页>北京家教 >家教礼仪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的方法

更新时间:2024-12-24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1. 家长塑造良好形象

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自身形象是至关重要的。孩子往往会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因此,家长首先要做好自己。在家庭中养成的一些生活习惯,如按时作息、卫生习惯、礼貌习惯等,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做好。同时,家长在社会生活中也要遵守交通规则和讲公共道德和秩序,以自身行为去影响孩子。

2. 家长不要居高临下

家长不应认为自己说的都是权威的话,是不可以改变的。父母也是有缺点的,也会讲错话。家长要对孩子的尊重要落在实处,家长的角色更应该是知心的、可以倾诉的朋友。家长不是完人,说错话、做错事要勇于承认。如果孩子的观点正确,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语言,如说“对不起,是妈妈错了。”、“爸爸要向你学习。”、“你比妈妈做得还好!”等。

3. 及时鼓励和表扬

家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孩子,以增强他们良好习惯的形成。表扬和鼓励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还可以用微笑、点头、脸上的表情等,对孩子某个行为的表现表示赞同。父母之间的教育要一致,要求要一致,观念要一致,目标要一致。因为每个孩子的特点是不一样的。

4. 加强规则引导

家长要多讲规则的用处,让孩子了解规则无处不在,一定的规则能保证人们更好地生活。家长可以时常反问孩子,如果不遵守规则会怎样?让孩子设想违规的后果,引起他对执行规则的正视。规则意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没有整齐划一的是非界限。家长要在生活情境中帮助孩子逐渐形成明确、统一、灵活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规则意识,使孩子的个性和社会性相得益彰。

5. 让孩子做有限的选择

有限选择的方法对孩子的规则培养非常有效。例如,如果想让孩子不在房间里乱跑,可以让孩子选择现在是看书还是画画,而不是“现在我们来做什么?”无限制的选择会使孩子无法控制规则。将幼儿必须要做到的事定为规则,在这个范围内给孩子几个可选择的方向,这样不论孩子选择什么,他的行为都在规则之中,从而自然而然地接受规则。

6. 适当采用自然惩罚法

规则意识的形成有时需要一定的代价才能使孩子从他律到自律。适当地让孩子接受一些自然后果的惩罚是非常必要的。这种方法要有一定的限度,还要与说理引导相结合,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意。通过理性的解释、情感的引导以及展示不同后果的方式,可以使孩子逐渐懂事起来。

7. 培养执行规则的技能

有时孩子具备了一定的规则意识,但仍会时常违规。例如,孩子早上起得很晚,导致上学迟到。这并非孩子故意拖拉,而是因为穿衣、洗漱等动作太慢,不得要领。家长可以教孩子做事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寻找又快又好的做事方法和规律,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培养,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对孩子的成长有益,也能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章
  1. 家长会后必读:四把钥匙解锁孩子成长密码——从习惯养成到心灵对话的实战指南
  2. 家长陪伴成长:在游戏中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
  3. 解决孩子拖延问题的科学方法:从时间规划到习惯养成
  4. 让孩子受益终身的六大黄金习惯养成指南(全场景实践版)
  5. 引导孩子养成正确的读书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6. 别让家长的行为养成了孩子的坏习惯
最新文章
  1. 三年级语文知识总结篇
  2. 高一历史必修一:希腊民主与罗马法的光辉旅程
  3. 初中数学正确率提升秘籍:从基础到实战的全方位指南
  4. 地球的“皮肤”与生命的舞台:从海洋到陆地的奇妙探索
  5. 轻松掌握初中数学“绝对值”:从理解到应用的完整指南
  6. 家庭教育:点亮孩子成长之路的明灯
  7. 语文学习的自我觉醒:从期中考试中寻找成长的钥匙
  8. 小学数学偏科怎么办?家长和老师如何共同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9. 与青春期同行:做孩子成长路上的温暖灯塔
  10. 小学数学除法启蒙全攻略:让抽象运算变身高频生活技能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美术 北大 清华 中国人大 北京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