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1岁“小大侠”出手不凡

1岁“小大侠”出手不凡

更新时间:2024-04-17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打人行为

引言

科学研究表明,嫉妒是人类早期的心理活动之一。甚至15个月大的婴儿都会因为妈妈抱别的孩子而产生嫉妒情绪。对于1岁的宝宝来说,他们开始展示出攻击行为,向其他人挥动小拳头。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孩子的攻击行为呢?

打人是试探和情绪反应

1到2岁的孩子打人是非常常见的行为。有时候孩子打人并没有明显的原因,他们只是想试探自己的行为能力,或者看看大人们的反应。他们打完人后,会观察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对于他们来说,打人是一项正在进行的重要试验。此外,孩子打人也带有强烈的情绪因素。想象一下1岁孩子的生活世界,他们每天都在努力掌握各种新技能,面对各种不熟悉的情况。因此,打人成为了孩子们表达挫败感和复杂情感的一种方式。

打人是因为无法用语言表达

4岁的孩子会说:“还给我!”当他们的玩具被抢走时。但是,1岁的孩子还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他们的语言能力有限。因此,他们用拳头代替语言。此外,一两岁的孩子还没有意识到打人会伤害别人,即使大人告诉他们别人会疼,他们也没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防患于未然

防止孩子打人的最好方法是提前行动。父母应该仔细观察是什么促使孩子产生打人的欲望,然后提前采取行动。如果孩子在累或饿的时候容易打人,或者在人多的场合容易攻击人,或者在陌生场所容易打人,父母应该提前预防。例如,带孩子去陌生的地方游玩时,父母应确保孩子按照原来的习惯午睡,并为他们准备一些小甜点。如果孩子以前因为想要朋友喜欢的玩具而打人,父母可以告诉那个孩子的妈妈,在孩子们一起玩的时候把这个玩具藏起来。

父母不要过度反应也不要惩罚

即使采取了预防措施,也不能完全杜绝孩子的打人行为。一旦发生打人事件,父母最重要的是不要过度反应。大喊大叫或打孩子的反应实际上是在鼓励打人行为。父母过度强烈的反应会向孩子传达一个信息,即攻击是一种解决冲突和引起注意的恰当方法。此外,惩罚也是没有用的,因为1岁的孩子还不能将父母的行为和自己的行为联系起来,还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对2岁以下的孩子进行任何处罚都是没有作用的。另外,父母的态度必须前后一致。当孩子打人时,父母不能一次无所谓,下次却生气。父母应该保持一致的态度,让孩子知道打人是不被接受的。

应对打人行为的方法

- 保持冷静: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在紧急情况下保持耐心。- 表达想法和感受:关心被孩子打的小朋友,即使是自己被打的对象,也要表现得关心。向孩子解释打人会伤害别人,让孩子明白打人行为的后果,告诉他们被打的胳膊很疼,会让小朋友或父母很伤心。- 认可孩子的感受,给予简短的指导:打人是不能容忍的,但孩子的感受是可以理解的。父母应该表明理解孩子的感受,平静地告诉孩子:“我知道你很想要那个玩具,但是我们不能打人……”。避免过长的训导和讲道理,因为这会让孩子困惑。- 提供替代攻击的方法:对于学会说话的孩子,使用语言是替代武力的好方法。父母甚至可以直接告诉孩子,如果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不要打人,可以说“让我玩玩你的玩具”。- 表扬积极的努力行为:寻找机会表扬孩子,夸奖他们的积极行为。例如,“和小朋友分享真好”,“这次没有打人,非常棒!下次再试着这样做。”- 循环往复:不要担心孩子再次打人,1岁的孩子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学会不打人。因此,父母不仅要教导孩子,还要培养自己的耐心和幽默感。

结论

孩子打人是一种常见的行为,但作为家长,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孩子克服这种行为。通过防患于未然,保持冷静、表达想法和感受、给予简短的指导、提供替代攻击的方法以及表扬积极的努力行为,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行为模式。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有耐心,因为1岁的孩子需要时间来学会不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