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5636 010-64450797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网手机站二维码

扫一扫进入易教网手机站

易教网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易教网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小提琴大师胡乃元

小提琴大师胡乃元

【来源:易教网 点击数:13981 更新时间:2008-05-22
2002年6月 CHEERS杂志


下午两点,两坪大的TVBS新闻部化妆室人来人往,吹风机的嗡嗡声没间断过。


噪音总让人不耐,更何况是擅长制造优美音色的音乐家?


你想不到,安安静静坐在角落的,竟是台湾在全球乐坛最有成就的小提琴演奏家:胡乃元。


他的脸上毫无愠色,手抚咖啡色的琴盒,准备进棚录新闻节目。可能是胡乃元太过沉默,每次他回台,都为他上妆的EMI唱片特约化妆师忍不住问:「你今天怎么那么严肃?」


真诚如赤子

十几岁就被家人送出国学琴,24岁就赢得小提琴最高荣誉─比利时伊丽莎白女王小提琴大奖。34岁时,与西雅图交响乐团合作灌录的哥德马克与布鲁赫协奏曲CD,还获得古典音乐权威评论《企鹅指南》「三星带花」最高评价。


这么多音乐成就,让第一次接触胡乃元的人,误以为他是高高在上的音乐家:严肃、拘谨、内敛、有距离。


其实,就像亲近任何一个单纯、怕生的小孩子,你跟胡乃元接触久了,你会发现他真诚、可爱、易于相处的真性情。


有些国际巨星来台湾演出,总会亲热的逢人说要一起做什么,后来却不了了之。「但是胡乃元不是这样,」他的好友钢琴家叶绿娜说,胡乃元虽然忙碌,但是一旦约好,说到做到。「他非常真诚、是台湾人那种很扎实的感觉,」叶绿娜说。


在乐坛,「很好相处」,意味着「没有架子」、「不耍大牌」。


今年4月,荷兰银行邀请胡乃元将美国摇滚乐手唐麦克林(Don Mclean)的歌曲,诠释、录制为「梵谷协奏曲」。


胡乃元一答应邀约,就在时限内,完成编曲、演奏、录音等各项工作,不仅时间控制精准,优美的乐曲,让唱片公司大为赞赏。


不少国际级巨星来台,总在24小时内旋风式的过境、演出;在台南市出生,在美国学琴、住在纽约市,对台湾既陌生又熟悉的胡乃元,总会多些驻足。


「胡乃元顾家顾的不错,算是常常跑回来,」乐评人张维志观察。前年,胡乃元回台参与国际巨星音乐节的演出,去年也回台演出。这么多年来,胡乃元也会应本地教师的邀请,指导学生拉小提琴。


此行回台湾,胡乃元所属的EMI唱片公司安排不少采访邀约,尽管密集,他一一配合。


梵谷是精神导师

其实,胡乃元是一个不太会说「不」的人。


因为长年旅居国外,所以,每次胡乃元回来,总是拒绝不了朋友或采访的邀约,「回到台湾,体力就要变得很好,」胡乃元自我解嘲的说。


在外人看来,音乐家常常参与重要的演出,称之为「活跃」。但是,想要潜心研究乐曲的胡乃元,却仍然有许多演出推不掉。


演奏家在演出前,需要一段长时间准备,潜心思考。最近几年,胡乃元专注于找出自己的演奏风格,因此刻意地减少公开表演的机会,尤其是,近来他好不容易买到莫扎特、贝多芬的手稿翻印本,如获至宝,「我多么希望有6个月时间不演出,在家专心研究曲子,」胡乃元感慨的说。


胡乃元非常崇拜梵谷,在言谈中,可以随口说出梵谷写给弟弟的信中,曾经说过什么样的话。不明究里的人,还以为胡乃元为了诠释2分半钟的「梵谷协奏曲」,竟然下了这么多工夫。


追问原因,其实是有一回,胡乃元在哈佛大学演出完毕,在大学书店里买了梵谷与弟弟的书信集,对梵谷即使穷到必须靠弟弟接济,却一心追求自我对艺术的定义,不管当时画坛的流行,大为感动;他也对梵谷卖不出几幅画,却还必须硬着头皮向弟弟要求援助的窘境,大为动容。


胡乃元不敢自比为梵谷,只是在追求艺术的境界上,梵谷是他的精神导师。胡乃元不只熟读书信集,还会造访纽约当代艺术馆等珍藏梵谷名画的博物馆,想体会梵谷当时创作的艰辛。


从小就离开台湾,长期住在美国的胡乃元,是一个念旧、关心故乡的人。


叶绿娜说,胡乃元即使住在纽约,还是很关心台湾的政局发展、台湾的环境。同样是台南人的胡乃元,甚至还会在好友面前模仿阿扁总统。当人们问他是不是跟阿扁同乡,他还会正色的加以区分:「他是台南县,我是台南市。」


每次回台湾,胡乃元总习惯住在亚都丽致饭店,更不会忘了回台南老家吃好吃的鳝鱼面。他喜欢看侯孝贤的电影,回台湾时,也不忘到DVD专卖店搜寻侯孝贤的新片。


沈醉于历史与天文

对于家乡,胡乃元总有着一股想要了解的念头。


倒不是因为他离家太久,而是因为他的父母亲。


胡乃元担任医师的父亲在白色恐怖时期,曾经被抓进绿岛。并不是父亲的经历让他仇恨,而是,父亲的遭遇引起他的好奇心,想要了解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的事。


于是,他读英国学者、耶鲁大学教授史景迁写的历史书籍,又看黄仁宇的历史著作,想要用抽离的距离来探究历史,读着读着,就读出兴趣,甚至占掉原本应该给音乐的时间。「如果我没有当音乐家,我应该是在研究历史或天文吧!」胡乃元说。


想研究天文,也跟父亲有关。胡乃元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小时候看到爸爸曾经做了一个星象图,他很好奇,结果爸爸告诉他,星象图是在绿岛服刑的时候做的,因为万一有机会坐小船逃到海上时,至少不会迷失方向。


父亲对胡乃元的影响,真的很大。


小时候,胡乃元会想学琴,就是看到父母亲听着唱片,被唱片里优美的小提琴乐声吸引,小小的愿望慢慢成形,希望自己哪一天也可以拉的这么好。


后来,胡乃元的音乐天分不断展露,父母亲因而决定在他10岁出头时,送他出国学琴。此行,也将胡乃元送上国际演奏家的命运。


胡乃元眷恋着台湾,其实,台湾也一直是他在国际乐坛上坚实的后盾,支持着他。


1985年,胡乃元才24岁,就拿到比利时伊丽莎白女王小提琴大奖。「那时候,台湾实在是太久没有人得到这么重要的奖了,」一位乐评家说。


于是,胡乃元回国时,简直是受到全台「英雄式」的欢迎,让胡乃元自己都很不习惯。


他记得,当时回台南市的母校永福国小时,校长还勉励学校学琴的学生,要他们好好学琴,「将来变成第二个胡乃元,」胡乃元回忆。当时的他尽管对这句话不以为然,却深深体会到家乡对他的期望与支持。至今,家乡对胡乃元的浓厚的支持力量,依旧未变。


难以企及的敬业精神

身为国际知名的演奏家,胡乃元跟别人最不同的,就是他人难以企及的敬业精神。


比如,胡乃元为电视节目录像时,应制作人的要求,一个人坐在镜头前,先演奏一小段,旋即定定地望着冷冰冰的镜头,用感性的口吻诉说着他对音乐的热爱。重要的是,整段表演必须控制在3分钟之内。


结果,为了几分钟的演出,胡乃元「冻」在低温的摄影棚,录了一个半小时。


胡乃元为了兼顾小提琴的技巧与感情,又要表情丰富、感性十足地对镜头说话,当然是饱受「NG」之苦:「再来一次,你可不可以拉一段很短的琴,然后对着镜头说话,这段话不要太长,」「再来一次,这次拉的又太长了,」「不好意思,你对镜头讲完话,可不可以眼光不要游移?」


疲倦写在脸上,但是胡乃元并不会特别凸显自己的主张;相反的,他专注的聆听别人的需求,认真的、尽力、称职地配合。


除非,别人的作法已经逾越了他不断后退的底线。


比如,后来导演要求胡乃元来一段现场独奏。胡乃元演奏了两次之后,导播叫了一名工作人员到摄影棚抽烟,因为要「制造烟雾」,以达到画面上「浪漫」的效果。


瞬间,烟味呛鼻。胡乃元忍不住小声的对制作人说:「可不可以不要烟雾?我想,焦点应该放在我的音乐上。」于是,导演这才「住手」。


表象凌驾本质

或许,导播的作法只是反映了当前一项赤裸裸的现实:人们不再专注聆听音乐,不再注重音乐的本质。


即便古典乐坛,也推波助澜。英国乐评人莱布列希(Norman Lebrecht)在《谁杀了古典音乐》一书中批评,古典乐坛花大笔营销预算,包装、炒作演奏家的身材、明星气质与高人气。
莱布列希指出,许多听众不识小提琴之美,却知道那个装扮向来火辣的陈美;三大男高音宁愿到足球场唱给6万人听,却要取消大都会歌剧院仅容3千个席位的演出。


「如果成功就是学三大男高音拥抱观众;或是叫我做陈美那样的表演,可能钱很多,我也做不出来,」胡乃元说。


胡乃元不拥抱观众,并不代表他不亲和、不重视与观众的互动,相反的,他其实很喜欢在小型的场地演奏,因为这样可以跟听众更亲近。


比如,这次胡乃元回台,在一场小型演奏会中,他就是一边演奏,一边停下来讲解巴哈谱写无伴奏小提琴曲时,发生在巴哈与妻子之间的故事,还示范各种不同的演奏法。「他从头到尾,很自在的讲,而且他很确定,跟人群沟通是最好的表达方式,」一位听众回忆当天的细节。


「我就是我!」

然而,大多数人看到的胡乃元,是在大型表演场地如国家音乐厅的表演。于是,只看见他在偌大的场地中,不高的身材、闭上眼睛、动作小小的,庞大的场地,很难展现他与听众互动的亲近。


所以,总有人要求胡乃元演出时应该「激动一点、动作大一点」,胡乃元总是一笑置之。「我就是我,就像梵谷还是梵谷,」胡乃元说。


「他的演奏比较不会那么激烈、哗众取宠,」乐评家杨忠衡指出。


其实,胡乃元的风格,跟师承很有关系。


杨忠衡分析,小提琴演奏家可以大略分为两种学派,一种师承来自茱丽亚音乐学院,另一种则是法比学派。


杨忠衡指出,当前许多有名的音乐家,比如肯尼迪(Nigel Kennedy)、夏汉(Gil Shaham)、林昭亮等人,都来自茱丽亚音乐院。茱丽亚音乐院会教导学生怎么样在舞台上得到最好的效果,怎样跟听众互动,所以听众刚开始听他们的演奏会觉得很刺激,因为对比大、很剧烈。


胡乃元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学琴,师承是国际知名的约瑟夫金格(Joseph Gingor)这一派被称之为法比学派。


法比学派的属性类似西欧的演奏方式,很讲究音色的控制,希望为每首曲子找出特有的风味、赋予曲子一种整体的风格。相较之下,法比学派不像茱丽亚音乐院凡事讲求效果、对乐曲总有一贯的诠释逻辑。


或许,如果把茱丽亚音乐学院比喻为星巴克(Starbuck)咖啡,那么法比学派或许可以比喻为街角那家咖啡煮的很好,每一杯咖啡都有独特风味的咖啡店。


享受创作的过程

师承之说,是乐评家为了帮助听众了解音乐而做的分类,胡乃元自己并不特别认同,但是,对胡乃元来说,他特别在意的,的确是音乐的风格、音乐的本质。


因为,真正驱使(drive)演奏家不断往前的,是「一种想要透过曲子来表达心声的欲望,音乐家到最后要的就是这个,」胡乃元不断强调。


人们之所以听不同的人演奏音乐,是因为演奏家在演奏一手乐普时,从中融入了个人的人生历练、生长过程、快乐、悲伤、痛苦。所以,不同的演奏家,即使演奏同一个乐谱,传达给听众的感觉也会全然不同。


在音乐的路上,真正让胡乃元乐在其中(enjoy)的,也就是用小提琴来表达自我、传达给听众的「创作」过程。


虽然,这个过程是痛苦的。


胡乃元觉得,这个创作过程,或许用「找自己」、「发现自己」来形容,会更贴切。


比如,同样演奏巴哈的曲子,9岁时,胡乃元只是想要拉出唱片里面的音色。18岁时,胡乃元觉得应该拉出隆重、庄严的感觉,但觉得或许是技巧不够好,需要再下工夫。等到30几岁,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体悟,这才发现,音乐里的情感与音色美,完全是两回事。18岁以为巴哈应该是隆重、庄严的,现在反而觉得应该是要用音乐来亲切地讲述整个故事。


「可能就是因为走过人生之后,才比较有可能接近上帝,而不是还没进教堂之前就已经在膜拜,」胡乃元比喻。


找到独特性

随着年纪的增长,胡乃元愈发觉得需要找出自己的独特性。


他会花很多时间去搜集音乐家的原稿,潜心研究两、三百年前,莫扎特、贝多芬等音乐家谱曲时的原始想法,并且比对后来承传下来的传统演奏方式。结果,他往往惊讶的发现,原来几百年来,许多既有的传统演奏方式一直是错误的,而且因袭甚久。


这反而给了胡乃元一个非常开阔的选择空间。因为,胡乃元演奏时,不用按照传统的演奏方式,反而可以自在的融会原稿的传统方式与既有的演出方式,并且修正过去老师教导的,与自己的习惯,最后,找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方式。


道理说起来简单,但是,怎么融会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方式?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


胡乃元说,摸索的过程,就像是要拿掉学走路的工具,重新学走路。从弓法、指法、发音的方法,都要一一修正,一直到最后每一个音连起来。


在沙滩上浇花

这段历程,胡乃元形容,就好像中国诗人兼画家范宽在「溪山行旅图」中画的旅人,不断在爬着群峰,爬完一座又一座,眼看着就要到了,没想到竟然还有更高的一座山在那里等着。
胡乃元的一位朋友就说,在3年内听胡乃元演奏同一首曲子,每一次的诠释方法都差别好大。


「找自己真的很痛苦,」胡乃元说。胡乃元比喻,音乐家就像一匹拉车的马,而听众就是车上的乘客,享受着音乐家的付出与奋斗。


如果梵谷眼中的美,不是农夫与田园,而是当时流行的贵族肖像,那么,也不会成就他的艺术的独特性。胡乃元也是如此。


胡乃元总是记得小提琴大师海飞兹说的这句话:音乐家必须要有一种Intergrity,面对自己,只要给自己交代、不违背自己就好了。


徐志摩有一首诗,描写在沙滩上浇花的人,胡乃元读了大有感触,「在沙滩上浇花不是很笨吗?但是我就像是这样,」胡乃元说。



1f5f

延伸阅读

手机版阅读地址:https://www.eduease.com/mob/zixun_info-id-2607.htm

微信扫一扫,用手机看该文章

微信公众号:易教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易教网公众号

搜索教员
推荐科目: 篮球老师 书法老师 舞蹈老师 体育老师 围棋老师 俄语老师 游泳老师 语文老师 英语老师 物理老师 化学老师 生物老师 架子鼓老师 数学老师 雅思老师 托福老师 羽毛球老师 日语老师 钢琴老师 美术老师 小提琴老师 古筝老师 小学老师 初中老师 高中老师 高考老师 编程老师 作文老师 陪读老师
相关城市: 家教 上海家教 武汉家教 南京家教 深圳家教 广州家教 天津家教 西安家教 成都家教 杭州家教 沧州家教 石嘴山家教 钦州家教 盐城家教 陇南地区家教 廊坊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