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自主招生不考语文引争议 母语教育怎能随意偏废
家教首页>北京家教 >心理教育

自主招生不考语文引争议 母语教育怎能随意偏废

更新时间:2010-01-26

  近日,上海市六所高校自主招生测试中,有四所高校语文考试缺席,有教师解释称,这是因为英语有利于学生的学科发展。在商业化、功利化的社会洪流中,语文被边缘化的迹象或有出现,但高等教育学府如此赤裸裸地公开歧视作为我们母语的语文,不得不让人忧心忡忡并引起反思。 

  语文是什么?如果,仅仅是学说话写字,仅仅是传播工具,那么它就不配称为人文科学。古人有云:“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母语是人类思考的基本语言,外语工具性更强一些。作为一切人文科学基础的语言学科,母语承载着我们的思维。有人说,你所拥有的词汇越多,意味着你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认知越深,这并不夸张。作为中国人,汉语语文是基本能力,不管你是文科还是理科,也不管你是做会计的,还是研究导弹的。 

  从这四所高校招生放弃语文可以看出,上海这一大都市的高校对于人文教育的轻视到了什么地步。现在,很多学生往往以人文知识的缺失为代价换来学科知识的高积累。在专业知识的高墙之上,却面临心灵闭锁、沟通障碍和情感脆弱等人格危机的不在少数,仅近期发生的多起校园自杀案,都在引发人们的警醒。而人文教育的缺失,导致即使在专业学科上,我们的学生也往往缺乏后劲。 

  数学和英语,是两门从小学开始学生就投入时间最多的学科。数学是我国学生在各种国际比赛中最擅长拿高分的学科,然而真正的数学人才我们出了几个?英语方面,我们也有被国际公认最擅长考试的学生,但麦肯锡的调查数据则显示,中国大陆不到10%的大学生具备英语沟通能力。数学和英语,我们的教育并不成功,只不过,我们所一贯采取的“标准答案训练法”使得这种训练比较容易见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分数的提高,而人文学科则因此受到更大的挤压。 

  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样的替换,得不偿失。因而近年来,教改进行得轰轰烈烈,素质教育的提法铺天盖地,但始终没有太大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仅有理念是不够的,人才这个大市场是一个近乎完全竞争的市场,考试制度是最直接的驱动力。在这里,教委的理念性方向指导发挥的作用相当微弱,应试制度的一根头发被挑动,能牵动教育大市场的全身。教育方向的大车轮,终究要看应试制度这个方向盘的眼色。放弃语文的招生,具有极其不良的暗示作用,它传达的是对人文学科的加倍离弃。不知道如此的科目设置是否经过科学论证?作为高等学府,对于考试学科的取舍如此草率,实在堪忧。 

  套用一种时尚的句型说:我学的不是语言,而是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能力。你放弃的不是语文,而是对人文教育的希望。 本报特约评论员白岭

相关文章
  1. 自主招生频引争议 公众盼多元选才
  2. 自主招生的争议与完善:三大问题背离改革初衷
  3. 高校自主招生争议日渐升温 提出四大疑问
  4. 校长推荐制引争议 热议高校自主招生的是与非
最新文章
  1. 提升亲子沟通效果的方法与技巧
  2. 【情感沟通】你的孩子拥有什么样的好朋友?
  3. 小学生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的八大技巧
  4. 最适合孩子学英语的55部经典英语动画片
  5. 如何让孩子做好中考准备?
  6. 奥数教练侯的趣味课堂:趣解几何之圆与扇形
  7. 宁波市青少年科技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8.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与诚实习惯
  9.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与学习习惯
  10. 塑造良好性格的策略与方法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美术 北大 清华 中国人大 北京师大